Java的组件化开发时代

在过去的项目里面,很多大厂在项目协作和管理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技巧。
然而内存中对象的管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是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Java起初引入了代理设计模式,实现了设计期间的对象管理,对象在内存模型中的创建可以配合对象接口进行项目研发过程中的灵活更改,这样的方式去设计项目沿用了很久,然而项目架构和功能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设计杂度也在不断增加,这也同时给项目的整体设计带来了新的问题,它仅仅实现了项目中对象模型的灵活拆分,却不能实现运行时中的内存管理。

一段时间以后,这样的设计方式显然又制约了软件设计整体上的节奏,java又引入了反射机制,这解决了对象创建时机的问题,引入反射机制可以将对象的创建延后到项目的运行时中来做相应的操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java中对象的动态创建能力。内存模型实现了在适当时机的创建控制。

又过了一段时间 java的开发者们发现一个问题,传统的配置文件都是以xml等结构的文本为主,在一段时间内,大家都要忍受xml编写带来的不便和硬绑定,这时,java又引入了注解,借助注解对于各类属性的提取能力,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掉一些简单配置信息的提取和内存对象的赋值注入。

最后 java也加入了组件化开发的大军,至于哪种语言哪种框架才是组件化开发的始祖,作者并没有做过考究,不过这也是沿用至今的java开发宝藏,反射,代理,接口,注解的组合运用使得项目中对象在内存中的创建时机和创建读取方式都变得更加灵活,书写也又回到了java编码的风格,甚至可以灵活并且清晰的取舍对象的创建方式和技巧。配合着各类容器技术的应用,使得java中的内存对象模型得以统一管理,分布式调用,最终实现了java独有的组件化开发风格,万物皆对象又可以万物皆组件,这样的设计灵活性更加有利于团队协作,也更利于各类框架的设计和兼容,使得java开发真正意义上迈向了互联网化的方向。

总结: 以上大概就是java这门语言的组件化演进史,组件化开发可以实现对内存对象的统一管理和分布式调用,极大的降低了代码间的耦合程度,又能适应于日益增多的团队协作开发,并且可以提供更加灵活的对象创建时机,这样对于软件项目的前期实施和后期维护迭代都成为了步进式的状态,所以说组件化开发既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实现优秀项目的必经之路。以上所述皆是个人日常开发中的一点理解,不足之处望读者见谅。